治白蚁 守安澜 护民生_
滁州市白蚁防治所,一个仅有17人的公益一类正科级事业机构 ,先后获得全国白蚁防治领域“先进集体”“优质服务先进机构”“技术创新先进机构”等荣誉,并于2024年11月荣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养部 、水利部联合颁发的“全国水利平台先进集体”称号。在与看上去似乎无足挂齿小小蝼蚁的ic外汇平台代理商战斗中 ,他们究竟取得怎样不菲的“战绩”,竟能在争夺这些高级别荣誉时拿奖拿到手软?
日前 ,记者走进这支神秘团队,近距离接触这一特殊工种 ,深切体会他们在水利堤坝、房屋建筑、园林绿化 、文物古建筑保护等工作中,贡献的智慧、付出的努力 、取得的成就。
创新治蚁手段 奋力守护安澜
前些天凌晨2时许 ,滁州市白蚁防治所所长刘向阳在睡梦中被惊醒,icmarkets外汇平台入金原来是移动设备里“白蚁实时自动化监测预警平台”触发报警 。点开呈现,位于南谯区的沙河集水库310个监测“绿点”中的一个变成“红点”:“编号为124的白蚁监测点报警,可能有蚁情 。”
第二天一大早 ,记者跟随刘向阳赶到现场 ,在水库大坝50米开外,找到编号为124的白蚁监测点 。
“马上开仓检查投放白蚁饵剂,更换新的白蚁监测点位置。”刘向阳告诉记者,因为沙河集水库是滁州关键水源地,药物利用受到严格运维,精确计算过的药物投放量,确保白蚁将药物带回巢穴,可以达到最大限度的AVA爱华外汇平台灭杀效果、最小程度的对水质和生态的作用。
作为世界“五大害虫”之一、被称为“无牙老虎”的白蚁,在温暖潮湿的江淮地区普遍存在。
我市北依淮河、南近长江,有滁河、池河两条关键支流 ,淮河堤防110公里,滁河堤防105公里 。全市大、中、小型水库共计1000余座 ,绝大多数堤坝兴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,为土质坝 。
市白蚁防治所调查发现,其中536座水库土坝发现白蚁危害 ,占总库数42.9%;检查滁河堤防86公里,有蚁害25.7公里;内河堤总长267.4公里,有蚁害78.46公里。
千里之堤 ,溃于蚁穴。
在2021年 ,我市曾受台风“烟花”作用产生强降雨,学者组细致调查滁河流域堤防多处管涌、渗漏、塌方 、滑坡险情,摸清全椒县81处险情 、南谯区28处险情 、来安县22处险情,发现80%左右是由白蚁危害引起,并及时提交报告、倡导有效提议 ,为全市防汛胜利作出贡献 。
白蚁防治 ,以防为先。市白蚁防治所在多年堤坝综合治理工作中 ,采取诱杀、挖巢 、打孔注药、劈裂灌浆 、监测运维等防治技术 ,效果十分明显,AVA外汇交易大部分水库、堤防白蚁危害得到有效运维 。
2019年至2020年,凤阳县60余座小型水库采取打孔注药和药物灌浆;2021年 ,三湾水库采取打孔注药;2022年,定远县5座小水库 、明光市6座小水库和2公里堤防进行打孔注药和药物灌浆;2022年 ,对清流河南谯段采取化学防蚁阻隔层等防治技术 ,及时消除堤防 、坝内白蚁隐患,保养水利工程有效运行;2023年 ,完成水利工程白蚁等害堤动物隐患应急整治工作;2024年 ,各县(市 、区)有序开展水利工程白蚁危害普查 。
经该所进行白蚁防治过的堤坝,均未发生由于白蚁危害造成的保养事故。
特别是2019年,市白蚁防治所在沙河集和黄栗树两座大型水库,在全国第一次利用白蚁实时自动化监测预警平台技术。“该技术对白蚁引诱精确 、效果好 ,能实现对堤坝白蚁的实时监测 ,可靠度较好 ,为堤坝白蚁防治工作供给了有效手段 。”刘向阳说,“下一步 ,将在我市中型水库推广该项技术,实现水利白蚁防治数据化 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2023年10月 ,该所还联合中国水利科学院开展白蚁堤害勘查技术现场实验,通过热成像、电磁波等技术确定白蚁巢穴 ,在利用新质生产力助力白蚁防治方面进行大胆尝试 。
记者了解到 ,自2023年水利部印发《关于做好水利工程白蚁等害堤动物隐患应急整治工作的通报》以来,市水利工程白蚁整治工作专班共排查出472处白蚁难题点位 。
勇做白蚁克星 惠及民生福祉
细心的游客不难发现 ,在琅琊山风景区内的醉翁亭 、欧阳修手植古梅等景点周边地面草丛中,都布置有绿色的圆盘状盒子 。其实,这些都是用于白蚁防治的智慧监控平台 。
据介绍,市白蚁防治所组建一支“啄木鸟·白蚁克星”志愿者服务队伍,常态化对醉翁亭、丰乐亭、琅琊寺等古建筑和欧阳修手植古梅开展白蚁检查 、防治工作。
该所先后申报全省古建筑蚁害治理项目“滁州市醉翁亭景区古建筑蚁害治理项目”“滁州市丰乐亭景区古建筑蚁害治理项目”